关于职业发展

1.jpg

大约是2009年或是2010年的时候看的《朱莉与朱莉亚》这部电影,电影中有一件事至今我印象深刻。女主角从原来的城市搬到的另外的城市,而她唯一经济支柱就是写博客,给杂志投稿。当初印象深刻是因为,这样的生活令人向往,不用固定上下班,只需要网络写博客就可以了。

电影是有点夸张,里面她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,可是现实生活中可未必。

我想说说我的情况,在上大学的时候,我大约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网页,我用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都在学做FLASH,我期望着有一天能做互联网广告,在当时其实互联网广告还很少人关注,大家都想往4A跑,而我比较喜欢去互联网。

同时在那时候搞了网站。当时弄网站只是兴趣,并没有考虑收入。毕业后本来可以去一间门户网站,可是有些不可抗力的因素让我没能去成,同时也由于这个原因,后来选择了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,当然同时我也还在更新网站。

由于换了职业发展方向,那么在大学一二年级所学东西其实就没什么用了,虽然不能说完全白白浪费了两年,但确实我又从新开始。其实当时很迷茫,因为打击很大,完全不知道干什么,只是想着有一份工作就好了。再干了差不多3年半工作之后,我选择了辞职,开始专心做网站。

等于说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到毕业三年半,这差不多五年的时间我都没有根据我的职业发展去走,基本都是浑浑噩噩过来的。而这五年时间,同学们都趋于稳定,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在攀升,而我是选择重新开始“创业”(其实就是自己搞钱)。

五年时间,按每天工作8小时差不多就是365x8x5=14600小时.

2.jpg

作家格拉德威尔在《异类》一书中指出:“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,并非天资超人一等,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。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。“

一个人如果有这五年的时间足够变成一个行业里面有头衔的人了,至少我一些同学都是这样的。

说回创业,大约从2012年我正式创业,当然中间经历了痛苦的过程,没收入,我还要靠做各种兼职干活来养活自己。差不多从2013年开始,网站收入每年有20%的增长,到现在2015年网站流量超过行业某一些网站,且越来越被人熟知。

从2012年到2015年,我差不多又花了3年的时间,让我变成做网站的“专家”,虽然不能说厉害,至少流量上来了。

其实想说的重点是1万小时是有道理的,如果你真的想在某一行业作出成绩,真真需要一万小时。一万小时差不多是五年时间(按每天8小时算)

其实这就像中国当年提出的五年计划,当年中国处于发展时期,于是中央决定实行五年计划,五年定一些目标去完成,看看现在的中国GDP都超越日本了。

所以如果时间能回去,我希望能在过去就对自己说用五年的时间去走自己的路,千万千万不要拐弯,这真的非常非常重要。

在职业规划上,除了五年计划之外,我再提供一个参考。

在读一本书叫黑天鹅效应,这本书我还没看完...

3.jpg

里面有一些东西,令人印象深刻。比如他提到关于收入的部分。

如果你是牙医,你的收入是取决于你的客户,你很难获得爆炸性的收入,因为你不能处理无数客户,你只能再找帮手,再找客户,有收入必然有成本,这决定你收入限制。
而JK洛林写书就不一样了,她写一本书,书可以印无数本,这样JK洛林的收入就可以成像爆炸性,特别是现在电子时代,更不用说了,几乎没有什么成本。

当然,想要获得爆炸性收入,需要承担非常高的风险,JK洛林红了,但其实她背后有无数的作家依然默默无闻,几乎没有什么收入。而牙医呢,全世界的人都会牙疼,所以你随便到哪里都不会饿死。

那如何降低风险呢,刚才我们说了五年计划吧,我相信坚信而且确信一个人下班之后,每天花五个小时来做自己兴趣的事情,比如写作,绘画等等,一个再愚蠢的人用五年的时间或者十年的时间来做,到时候也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的。

所以在你不丢掉工作的前提下,发现你能做到的,未来可以为你获得爆炸性收入的兴趣吧,其实写作是最最简单最最容易做的事情。想想看现在那么多自媒体,写的好的人哪个不是之前看了N多书,兼有写作的习惯,所以现在才能获得那么多的关注的。

so…想一下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吧.

注: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倾向于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,我也不例外,请不要完全相信我写的,请独立思考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