拥抱互联网
最近在弄阿里云服务器,差不多快两年没有动过这个东西了,说几个感想。私以为互联网真的是越来越有趣,每个人都应该参与进来,虽然不能说赚到多少钱,但真的能让人“自由”,至少可以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。
今年毕业十年,但做网站其实有十一年,也算有点“资格”可以聊聊互联网是咋回事,我尽量客观...
1、基础设施
十多年前服务器其实还是蛮贵的,所以当时把网站放到天津的一个小服务商那边,然后服务时不时就出问题(也可能是因为便宜的关系),电话过去,一时半会解决不了,要知道网站访问不了其实挺要命的,只能求人家服务商技术解决。
大约14年把服务器搬到阿里云,一年消费其实并不多,但是阿里云时不时就客户回访一下嘘寒问暖,那种从跪着到变成上帝的感觉真的很棒。主要原因其实是云市场很大(Amaozn带出来的),市场上有腾讯云、xx云等服务,大家为了争客户,只能把服务弄好。
除了服务态度好之外,技术也过硬,网站基本不会出现问题,如果有什么问题,工单过去,很快就会得到解决,(我没打过电话,因为其实问题不是很大,所以一直都是用工单)。
另外就是成本其实非常的低,不管是硬件或是带宽,都比十年前低非常多,甚至你都可以花几十块钱买一周的服务来进行测试,测试完成了再进行大批量购买。
等于说,现在互联网试错的基础成本其实非常低…
2、支付
在以前,我们遇到一些技术问题,基本都是需要自己解决,自己搜索自己搞,常常要花很长的时间在这个上面;当然也是可以找人的,可如果问题不大,你也不好意思找专家或是专门托人。
而现在由于支付手段以及信用机制的建立,我们可以在诸如猪八戒、淘宝网上找到合适的技术,花的钱不多,而且快,大大节省了成本。
当然更主要的是,支付完成之后,出现各种课程,进而我们可以找人学习,听各种课程,这在以前,基本都是散碎内容,完整成体系的内容并不多。
3、赚钱方式
在互联网早期,盈利模式不清晰,网站要赚钱只能靠第三方,这就出现了诸如Adsense或是百度联盟这样的东西,如果你是早期网民,那么你一定知道曾经互联网上很多网站广告都是满天飞,而且有时候还会下载到流氓软件,这都是因为网站拉了第三方广告造成的,导致以前的网站用户体验极差。
由于靠广告赚钱,所以网站就需要吸引更多人来看,而为了符合更多人的口味,那么比如网站的内容需要贴合大众需求,而相对那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网站往往很难生存,因为没办法吸引足够多的人来点击广告。
但是为什么这两年各大网站上的广告变少?
其实就是因为支付手段的方便,由于广告展示太影响用户体验了,而且点击的费用太低,所以大家纷纷开始收起了费用,各种订阅费。
而当钱“上网”之后,网络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赚钱/交易的机会,大家也不再需要通过坐班赚钱,自由自在的赚钱会成为未来的趋势。
4、人际关系
网络流传这样一个鸡汤,说人要认识三种人,律师、老师、医生,有了这三种人人生就方便了很多,有纠纷了找律师,孩子上学前途问题找老师,生病了找医生。
这是在以前,但是现在,律师、老师、医生这三种职业哪种在网络是找不到的?阿里医生,花个几十块钱,就可以请医生帮忙看诊,而且都是北京最好的医院的医生。
再说我们在职场上,面试是为了什么?不就是为了了解你这个人么,可是在网络信息如此透明的情况下,你压根不需要去求人家,而只需要你尽量去展现自己,展现自己的能力,展现自己的想法,自然而然就会有人可能会找你,可能会喜欢你,不是么?
所谓人脉,本质上是需要你足够牛逼,自然就会人想认识你,而在以前个人没办法很好的展示自己,所以就需要主动去认识人,但现在有了网络,随便一个人开个公众号,就能让大家认识你,了解你,甚至喜欢你。
人脉?真的还有意义么?
5、全球分工 协同工具
目前,大多数人还是坐班工作,开会讨论项目,但仔细想想,我开了一家公司,找一个坐在北京的员工和坐在其他二线城市的员工,哪个成本更低呢?
由于目前经济结构的问题(大量的交易还发生在线下),导致大城市仍然是聚集人才最多的地方,但随着网络经济大规模普及,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络上接活,试想想每天节省上下班时间,视频会议也已经方便有效的情况下,还有必要坐班上班么?
在可预见的未来,大量的互联网协同工具会涌现,就拿office来说,以前都是我写好了文档,保存好发给同事,但是现在只需要我保存好,同事那边就直接收到了,哪还需要传来传去这么麻烦
当然还有各种诸如线上ps软件,线上影片编辑软件等等,当各种各样的协同工具出现之后,远程工作变成可能,全球分工也必然出现。
到时候,我们不再需要招聘生活成本高的员工,可以招聘来自第三方国家,诸如印度等国的员工来干活,成本更低。
总结
网络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,而且是以更有趣更自由的方式,所以尽早去拥抱网络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