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书笔记《转折点》
首先说书的印刷,纸张很好,但字的编排比较紧凑,阅读会有一点点不舒服(至少我是这样),可以参考下中信出的《参与感》。
其次说说书名,书名叫《转折点》,副标题是: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,个人感觉有点托大,哈,其实是他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集,跟移动互联网没有太大的关系,当然其中有一些篇幅涉及到了移动互联网。
同时,我购买这本书不是冲着移动互联网这字眼去的,我也是买回来才看到的,是因为之前有看过他写的文章,后面有关注他的公众号,觉得他写的还不错。
当初没第一时间购买,是在看到别人多次转发有关内容后,才决定买的。
第三说说内容,作为同龄人,我真的蛮佩服他的,逻辑清楚,文笔不错,可能这和他是新闻出身有关。
他对大环境的把控是我很认同的,一些关于媒体、广告的观点(至少我认为)是正确的。
摘抄几个笔记:
1、“在未来,生产是以销售为指导的,社会资源将不再像现在这被浪费,效率的提升不是靠成本降低,而是靠浪费的减少”–这是评论信息文明的发展。
2、“这门生意基本上跟天主教会当年兜售的赎罪卷是一个性质,你知道花了钱未必有效果,但是你不花钱心理总觉得好像不安稳,尤其是看到别人花钱自己没花的时候,那就跟不自在了”-评论广告主在投放广告的“内心独白”,是不是很到位。
3、“个体化曾是历史的主流,在小农经济时代,绝大多数人以耕种为主,一小部分人从事手工业和商业,大家其实都是个体户。
这样的时代持续了很久,直到蒸汽机的出现,带来的工业革命,工业革命催生了资本主义,资本第一次超越了人本身,成为最有价值的生产力。分工,则把一个完整的人,分成了一道道工序。‘人’的价值被消耗掉了;在这个时代,组织大于个人,个人的价值来自于社会关系,因为我们离开了分工合作,我们就变得寸步难行。分工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,代价则是我们人类变得工具化,失去独立性,成为某个组织的附属品。
在工业时代,个体户无法与组织对抗,很关键的一个原因是个人难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原因,无论开门店,做广告还是雇佣直销人员,都是为了知道客户是谁,了解客户在哪里,然后持续的和客户发生关系,这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。个人即使可以独立完成产品,但是也无法将产品卖出去,因为他没有营销能力。
在互联网时代,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成本急速下降,以至于营销这件事上面,个人和组织相比并不占优劣势。大规模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在信息时代都将变得不算优势,消费者正在越来越热衷于个性化的商品而非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商品。
伴随着互联网大幅降低我们的营销成本,依托于个人一技之长的自商业出现了草根逆袭的可能,个体户换了一个名字又回归了。”–内容有所删减,但大体意思是这样,蛮认同这样的观点。
4、“学习并不是一个负担,它纯粹是一种未知世界的探索”
5、“不要害怕让人看到你 的缺点,不完美才真是,真实才能激起共鸣。人们喜欢会凋零的真花,而不是那些永不褪色的完美塑料花”
6、书中媒体那部分章节,还蛮值得一读的..